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

現在“津巴布韋通貨膨脹”与1949年之前“中华民国通貨膨脹”相雷同

中國不可能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7 07:49:42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2008年4月4日,津巴布韋中央儲備銀行宣布,從即日起發行面額爲5000萬津元的紙幣,以緩解目前該國市面上的現金短缺問題。目前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率高達100000%,物價在一年間上漲了1000倍!

  中國企業家刊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張明文章表示,這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現象,津巴布韋央行爲了緩解現金短缺而狂發紙幣,更大規模的紙幣造成更高的通貨膨脹,更高的通貨膨脹迫使人們將銀行存款套現、通過購買商品來保護財産價值,從而加劇現金短缺。在增發紙幣和通貨膨脹的惡性螺旋之下,經濟體逐漸滑向深淵,政治社會危機一觸即發。

  在上世紀80年代,津巴布韋曾經是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被稱爲非洲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從2000年起,總統穆加貝開始推行土地改革。這一改革的目的本來是良好的,是爲了讓黑人獲得更加公平的土地分配。但是,隨著政府的土改政策日趨强硬,在白人農場主和黑人之間爆發了嚴重的暴力沖突。沖突引發了英美爲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導致外國資本大量撤出,使得政治、經濟和社會日趨混亂。津巴布韋逐漸陷入國內連年歉收、失去外部援助和外來投資短缺的窘境。

  如果津巴布韋政府正視這一問題,采取正確的政策組合來應對上述狀况,惡性通貨膨脹本不會出現。然而,擁有倫敦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的穆加貝總統却選擇了一條明顯違背貨幣經濟學規律的道路,那就是通過增發貨幣、擴大政府開支來掩蓋國內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陷入了增發貨幣和通貨膨脹之間的惡性循環,至今不能自拔。

  文章指出,中國曆史上也曾經出現過津巴布韋式的惡性通貨膨脹,而且嚴重程度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是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最後幾年(1945-1949年)。1949年5月,國民黨政府金圓券的發行量折合法幣高達2萬億億元,上海的物價指數由1937年6月的100,上升爲3637萬億。這與一戰後1923年的德國一起,被幷稱爲世界貨幣史上的兩大噩夢。

  通過比較津巴布韋與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發生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我們發現滋生惡性通貨膨脹的環境有一些共同特征:其一,通貨膨脹的起因均源自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减産,生活必需品的供不應求導致了最初的通貨膨脹。津巴布韋的糧食减産主要是因爲土地改革導致的土地被廢弃,中國20世紀40年代晚期的糧食减産是因爲解放戰爭;其二,津巴布韋政府和國民黨政權均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津巴布韋的財政支出用于土地改革,以及對白人農場主的鎮壓;國民黨政府的財政支出主要用于擴軍備戰;其三,爲了彌補財政赤字,兩個政府均選擇了財政赤字貨幣化的道路,政府通過增發貨幣來獲得鑄幣稅收入,從而爲下一步的政府開支融資。這種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做法必然會造成高通貨膨脹;其四,面對已經形成的通貨膨脹,兩個政府都沒有及時采取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脹,而是采取了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試圖通過增發貨幣來遏制物價上漲。這就陷入了“老鼠追逐尾巴”的怪圈,最終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文章最後說,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有所抬頭。2007年全年CPI同比增長4.8%,2008年2月CPI同比增長8.7%。在國際能源和初級産品價格飈升的環境下,2008年中國政府治理通貨膨脹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然而,即使當前中國通脹率還可能繼續上升,中國絕不可能爆發津巴布韋式的惡性通脹。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目前中國的糧食生産依然穩中有增,僅僅是猪肉的供給出現了一些結構性問題;第二,中國政府采取了正確的政策來應對通貨膨脹,從緊的貨幣政策是治理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利器,而人民幣升值可以有效遏制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第三,目前中國不存在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問題,2007年中國政府還多年以來首次實現了財政預算盈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