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

原來“德国海德堡大学”係有个“学生監獄”……真係唔講唔知

學生監獄與古堡廁所
董恒秀 | 董恆秀
發布 2012.06.01 | 03:54 PM


學生監獄與古堡廁所

我在海德堡市政廳前市集廣場的露天座喝著啤酒、聽現場音樂演奏,不一會來了一位也是獨自旅行的美國女子,我們聊起來。她問說,你去學生監獄(the student prison)了嗎?我以為聽錯,滿臉狐疑地說:學生監獄?

德國這麼自由,海德堡又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怎會有學生監獄?發生什麼事?為何有特別關學生的監獄?我的德國友人們為何從未跟我提起?



她面露神秘的微笑,說去看就知道了。我依她的指示前往。

它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我問了兩、三個人後才找到。從販賣紀念品小商店的後門出來,迎面一個天井,地上豎著「學生監獄」德文、英文、中文的招牌。我遲疑了一下,然後走進一扇門,沿著狹窄的木質樓梯往上走。好安靜,只我一個人與自己的腳步聲。往二樓走,樓梯間、所有牆上都填滿塗鴉!

這真的是一所學生監獄,從1712年開始使用,由學校法務當局負責。學生違反公共秩序,比如酗酒、打架、夜間擾人安寧,或三者都犯,就會被關在這裏,最長可關到四星期。坐監其間,前三天只供應水和麵包,之後可以接受外面送進來的食物,也可接受同樣「受刑」同學的訪視,甚至去上課。



許多世代以來,坐監學生用水彩、炭筆在牆上、天花板、樓梯間畫上五顏六色的畫,寫俏皮話、諷刺文、感傷擬態的詩,裝飾他們稱之為豪華大飯店的牢房,因而「留名青史」。這些本來就愛玩、會玩的學生把監獄搞得像樂園,因而聲名大噪,學生紛紛效尤違反校規,以便被關進來,如此才不虛到海德堡念大學!


由於失去原來懲罰的意義,反而被視為與畢業考同等重要,學生監獄在1914年關閉。但因為相當具有特色而被保留下來。

我後來查資料,發現學生監獄所在地的Augustinergasse(奧古斯丁巷)曾是馬丁路德在1518年4月26日於此地就他教導反對贖罪券一事進行抗辯。古城巷弄裡真是到處有故事!

海德堡除了以海德堡大學聞名於世外,其古堡更與希臘神殿、凡爾賽宮齊名,每年約有三百萬遊客造訪。古堡從1400年開始起造,到1620年才大致完成主要建築,不過1689到93年的戰爭,古堡遭到破壞,1764年更因雷擊而毀壞大半。整個19世紀後半期就這樣任古堡半塌。許多人建議將整個古堡重建,不過還好沒這麼做,否則必然後悔。而古堡能挺過二戰盟軍的轟炸,據聞主要是因為不少盟軍的美國將領出身海德堡大學,轟炸不下去而得以保留這一重要世界遺產。

我遊古堡兩次,第一次在黃昏,第二次在早上。從玉米市場聖母抱子雕像後方延上坡路走,慢慢散步上去,感受時間緩緩攀爬古堡,歷史融於自然的美。座落於Königstuhl(國王椅)山的古堡,眺望內卡河(the Neckar),盡收古城區於眼底。不急著非看什麼,閒閒地或走或坐、沈思、凝視、觀落日餘暉,就得散步古堡的樂趣。

不過我想說的是古堡裡的洗手間。隔天早上再走一趟古堡,就走進這間座落在古堡腹地一處視野很好的角落。依著指標往它的方向走時,心想排隊的隊伍可能不短,因為遊客蠻多的。結果只我一個!(可能是因為要付費)。一到門口,驚喜。

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天地。在北歐曾看過一些設計很棒的洗手間,乾淨清爽,使用者在裡面感覺自在悠閒。而這裡是別緻得讓人佇足。牆上擺放陶製品、卡片,牆面掛著紀念品、畫像、花圈與讓人莞爾的漫畫,天花板垂下花籃,地上有點著蠟燭的燭台。可說是把公共洗手間當自己家的客廳妝點。

我問那位高個子、長得頗有個性的清潔管理員,是位中年女性,站在一張直立小櫃臺後面,她從閱讀的雜誌抬頭看我。

「這些都是妳收集的嗎?」
「是啊,旅行時會買些喜歡的小東西,把它們裝飾在牆上,工作時可看到。」
「真是有趣,我可以拍照嗎?」
「當然可以,不過不要拍到我。」

我滿臉笑容繼續跟她說,「外面的古堡美麗,而妳也把洗手間妝點得溫馨可愛,讓自己感覺好,也讓使用者眼睛為之一亮,妳很不一樣。我僅花50cents就獲得意想不到的愉快,太值得了。」

臨走前再次跟她謝謝,我們歡喜互道再見。

從學生監獄聯想到社會上的監獄,若能把不願被科以罰金的輕犯罪者僅關數天,特設一個監獄,任其在裡面塗鴉、省思、運動,也是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另外,一個愛惜自己工作空間的人,把洗手間做成可以欣賞的地方,傳達出格調與幽默,也默默造福一個角落,誰說小工作可有可無呢?

離開海德堡數年,我倒常常想起這兩個地方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