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星期三

“台灣”真失敗

台灣水資源-環境篇 還記得這樣的景象嗎?原本的溪流變成涓涓細流,湖泊變成漥地,水庫也幾乎見底,水位創下歷年新低。政府忙著調水、配水、限水,民眾則忙著儲水、買水,一時,水成了最寶貴的資源。這是民國91年春台灣所經歷的一場大乾旱時之景象,它就像警鐘一樣地提醒我們,水資源是有限的,台灣是個水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度。 台灣四面環海,四季有雨,平均年雨量高達 2515 公厘,是世界平均值973公厘的2.6倍。但若以每人每年能分配到的降雨量作比較,台灣因地狹人稠,大約只有4113立方公尺,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比平均降雨量最少的大陸澳洲還少,所以說台灣是水資源貧乏區。 照理說,台灣雨量相當豐沛,怎麼還會缺水呢?問題就出在我們的天然環境。從地理環境來看,台灣面積狹小,高山林立,山勢陡峭,地形南北長東西窄,以致於每條河流都是又短又陡,雨水下到山區後,很快就奔流入海。 從降雨的時間分布來看,每年五月到十月為台灣的豐水期,梅雨、颱風為主要降雨來源,尤其八月,雨水最多,從十一月到隔年四月為枯水期,這期間南部幾乎很少下雨,豐水期與枯水期的降雨量比例大約9:1,北部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情況較佳,豐枯比為6:4,中部和東部則為7:3。 除了時間分布不均外,降雨的空間分布亦差異甚大,年降雨量最高的地方可達5000公厘,最少的卻僅有1250公厘。 另外由於水文的不確定性,每年降雨量亦有極大變化,根據最近50年資料顯示,台灣年雨量最高為3250公厘,最低則僅為1600公厘,高低差異甚大,可謂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 在台灣,地形與發生降雨的量與時有莫大的關係,對降雨能否成為可利用水資源之因緣上更是重要。 一般可把承接雨水之水源區,依集水之水質優良性及取用方便性區分為一、二及三級。 河川出山谷前之集水區,亦即高山連綿、森林茂密的自然林地,環境未受污染,其所得之雨水匯集於河谷或滲入地下再出滲為恆常不斷的河水,水質良好並便於攔引取用,此集水區稱為一級水源區。 河川出山谷後兩傍地勢平緩之緩坡地、高台地或農業用平地,即一般農業使用之地區,為二級水源區,就河川而言,也就是大致為中下游之地區或平地河川集水區。此區雨水除以有效雨量的形式供農田利用外,有相當部分滲入土中成為地下水源或再泄入河川成為河水。此區因位居河川中下游兩岸,水量少且分散,同時或多或少受到污染,雨水可資利用機會較少,但為地下水主要補注區。 近河川入海口不遠之濱海地區或人煙密集之都會市鎮地區,雨水往往直接被排放掉,可利用性低,或因污染而無從加以利用。此部分稱為三級水源區。 從水資源觀點,最值得重視者為一級水源區。 台灣主要水資源河川有蘭陽溪、淡水河、頭前溪、中港溪、後龍溪、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濁水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高屏溪、四重溪、卑南溪、秀姑巒溪、花蓮溪等,其一級水源區總面積約為1萬9,400平方公里,約佔台灣總面積之54%,年獲得雨量552億立方公尺,即約為全部雨量905億立方公尺之61%。 接下來看看台灣水資源利用的情形,首先來看幾個數據:台灣一年的總雨量約905億立方公尺,其中220億立方公尺蒸發掉,40億立方公尺滲透進入地底下,餘645億立方公尺進入河川,其中527.5億立方公尺由於過份集中及時空分布不佳,致未經利用逕流入海,也就是說我們每年利用到的河川水量僅117.5億立方公尺,加上地下水使用量62.8億立方公尺,共180.3億立方公尺,占總降雨體積約20%,但若以一級水源區承受雨量552億立方公尺及二級水源區地下水補注量40億立方公尺之總和592億立方公尺計算,則高達30%,可謂相當高。 台灣目前一年的總用水量約180.3億立方公尺中,農業用水約占75%、生活用水16%,工業用水僅9%。農業用水的產值低,在我國加入WTO之後,總量135億立方公尺的農業用水勢必逐年減少,工業用水將相對地提高,特別是迅速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對供水的穩定性以及用水量的需求愈來愈大,台灣要發展成一座綠色矽島,水是缺不得的資源。 在生活用水方面,29億立方公尺中83%來自地面水,17%取自地下;地面水包括河川川流引水及水庫蓄水,其中河川引水占12%,水庫水則高達71%,顯見生活用水對水庫依賴程度相當高。 若以水的來源區分,180.3億立方公尺中地面水117.5億占65%,地下水62.8億占35%,顯示地下水之使用在台灣占有極重要角色。 台灣每年地下水的天然補注量僅40億立方公尺,但我們的使用量卻高達62.8億立方公尺,也就是超抽了22.8億立方公尺,主要發生在西部沿海一帶。 超抽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除造成海水入侵、土壤鹽化而影響土地利用外,更導致地層無可回復的下陷,引發防洪排水諸多問題,民眾生活品質及財產受重大損失與威脅。台灣地區因超抽地下水而造成上述諸多問題的有屏東、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彰化及宜蘭之沿海地區,面積廣達2,400平方公里。台灣若要免於地下水超抽之後果,地下水之利用應控制在抽取量與補注量平衡之原則,亦即地下水每年的使用量應不超過天然補注之40億立方公尺。 台灣水資源另一重要課題是水源區的保育。台灣有四、五十座水庫,幾乎全部位於一級水源區,因受地形限制水庫規模均不大,容量達一億立方公尺以上者只有七座,最大的是曾文水庫,目前有效容量約6億立方公尺。台灣水庫容量小,以致於調蓄能力有限,再加上上游沖刷淤積,使得原本有限的水量更顯緊張與不足。 台灣由於位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接衝撞處,地勢陡峭,又因地質脆弱、夏季雨勢集中,以及集水區過度開發,致使地表沖刷嚴重,導致水庫淤積,影響水庫之營運效能與壽命。台灣水庫淤積最嚴重的是阿公店水庫,原有2050多萬立方公尺的容量已淤積70%以上,供水、防洪功能大為減低,目前正進行放空及大規模清淤工作。放空清淤是水庫疏浚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但以目前各水庫均擔負沉重供水壓力情況下,是否有機會放空,實大有疑問。若不放空,一般以抽泥方式處理,其低效率、高耗水與高成本,卻甚難為各界所接受。為減少水庫淤積,清淤是不得已的必要手段。如果能從源頭截掉淤積之來源,當為根本之道。然因天然條件使然,沖刷淤積不能全然避免,而加強集水區保育及水土保持與限制不當的開發仍大有可為,這也是我們可以盡人事的地方。 台灣目前水庫集水區保育做得較好的是翡翠水庫。翡翠水庫為台北地區最重要水源,為確保水庫水量及水質,政府將其集水區劃定為水源特定區,並成立經濟部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進行管理。台北水源特定區為台灣唯一的水源特定區,由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管理,水庫則由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管理,彼此分工、相輔相成,其他各水庫並未有如此條件;缺乏管理人力的集水區保育,有賴民眾本著愛護水庫之心,多多給予配合。 台灣隨著經濟的發展,水的需求總量不斷提升,根據水利署的估計,到民國100年,需用水總量將達197億立方公尺,若再考慮保育水量15億,再加地下水超抽的22.8億立方公尺改以地面水替代,那麼一年的總需水量將高達234.8億立方公尺,以目前的年供水量180.3億立方公尺來看,缺水量將達54.5億立方公尺,即使加強節約用水,還是大約有28億立方公尺的缺口。 上述缺口係以農業用水零成長來估計。以農業的逐漸萎縮,特別是加入WTO以後,農業用水需求應可逐年減少,但由於農業用水多屬川流引水,其需求的減少對缺水忍受度低的公共給水卻未能有相對程度的幫助,即前述缺口並不因農業用水的減少而明顯縮小,增加水庫調蓄能力以蓄豐濟枯,當為根本的解決方式。 那麼該如何增加水庫調蓄能力呢?很多人都想到再蓋水庫,但是這樣的開源方法在現階段的台灣卻有其困境存在。 台灣欲以興建水庫作為開源之手段有以下之困境: 首先是水文不確定性及可利用潛能之限制。如前所述台灣地區水資源利用率已達30%,以台灣水文條件不佳的情況而言,可謂已將達可開發潛能的極限,興建水庫攔蓄水量之邊際效益已不如從前。 其次是水源區頻遭濫墾、濫伐、濫建及濫葬,造成地表沖蝕、崩坍及河川污染日甚,致河川可供水量日低或處理成本日高。 另外由於生態、環保及社區意識抬頭、政治力介入,反對在自家後院建水庫的情緒愈來愈高漲,對興建水庫之抗拒愈來愈烈,致用地取得極為困難。 興建水庫還有一項難以突破的困難,那就是適合壩址難尋。 台灣現有四、五十座水庫已將全島可建水庫之良好地形地質位置使用殆盡,剩下來的不是容量有限就是單位供水成本高昂。 綜合言之,水庫對台灣雖然很重要,但以興建水庫作為未來開源手段並非長久可靠之計。 開源有其極限,節流則可操之在我。 節流不僅是消極的減少水的使用量,更在積極的加強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及統籌調配發揮整體最大效益。新近完工的集集共同引水工程,即欲經由共同引水、統籌調配及與地下水聯合運用方式,達到濁水溪整體水資源利用之最大效益,此為今後台灣水資源發展之主要方向。 面對可能缺水的窘境,加強水資源開發與管理,政府自然責無旁貸,民間能作什麼呢?廢水回收與雨水貯集系統應予優先考量,所節省或增加之水量雖有限,但積少成多,對珍貴的水資源仍具積極之意義。另海水淡化已因技術進步而成本下降,亦可考慮作為高產值產業之用。 二十一世紀是水的世紀。台灣能否大步向前行,水資源問題是重要關鍵。台灣水資源問題不只患寡,亦患不均,情況的嚴峻不容我們再掉以輕心,為了台灣的永續發展,為了後代子孫的幸福著想,讓我們大家來愛水、惜水,共為台灣未來努力,使台灣成為一個真正水噹噹的福爾摩莎。
“中华民国政府”自1949年12月10日因“國共內戰”俾“中共”打敗……
而遷往“中国台灣省”
原來“中华民国政府”真係好Q無能……
一來只靠“美國”提供“技術人才”去發展“台灣經濟”……
令“台灣”做Q“美国”嘅“亞太地區之後勤基地及看門狗”……並擔任起“防共反赤化亞太及東南亞”之重任……
二來“中华民国政府”又忽視“台灣水力建設”……
又無意識……
抵Q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